關閉
商品分類
最新文章
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上午8時38分38秒
正統國學—清明節
POST BY:風車小編
清明節又叫踏青節,在仲春與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。是中國傳統節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,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。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
 
但是大家談起清明節最多的就是掃墓和祭祀,殊不知清明節還有非常多的傳統習俗。

一 、
 
清明節,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。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“教民稼牆”的農事祖師神農氏。
二 、
 
清明前後,春陽照臨,春雨飛灑,種植樹苗成活率高,成長快。因此,自古以來,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。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“植樹節”。 
三 、
 
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。每逢清明時節,人們不僅白天放,夜間也放。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,像閃爍的明星,被稱為“神燈”。
四 、
 
蹴鞠,就是用足去踢球。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。


當然,有關​​於清明節的傳統習俗還有很多。中國的傳統節日和文化都需要我們傳承並發揚。


中國人對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,是表達情感的詩意之舉,是發自個體情感的感恩與緬懷。馮友蘭曾說,“行祭禮並不是因為鬼神真正存在,只是祭祖先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,所以禮的意義是詩的,不是宗教的”。誰都清楚,祭奠的酒饌“一滴何曾到九泉”,但我們卻相信親人、先祖能夠領受我們的情意與祭奠,這種莊重的儀式是一種情感的、詩意的、道德意義上的真實。

“人,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”,面對先人的照片或墓碑,表達濃濃的思念和真誠的敬意,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動力。

每到清明時節,人們通過焚燒冥幣、燃放鞭炮等方式祭奠逝者、慎終追遠、緬懷先烈、寄託哀思。但是,這些傳統祭祀習俗,不但會造成環境污染、資源浪費,而且又極易引發火災,給公共安全帶來隱患。所以FOOD超人提倡“零碳祭祀、簡樸祭祀、健康祭祀、安全祭祀”

歡迎掃描QRCode加入“FOOD超人”、"風車寶貝"粉絲團